渝城楚楚——重庆随记
时间:2009-11-25 来源:fzflxx.com 作者: 我要纠错
渝城楚楚
三峡始自奉节的白帝城,但游三峡却始自重庆。
从成都乘上火车,在奔波十余个小时后,我们到达了重庆。这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当年的四川是多么的庞大。
几千年来,重庆作为四川省的一部分,一直与成都一起被人合称为“巴蜀”,就像山东半岛被通称为“齐鲁”一样。却很少有人想过,其实“巴蜀”和“齐鲁”都是两种截然不同文化。正如“齐文化”制造了田横,而“鲁文化”制造了宋江那样,“蜀文化”造就了诡谲的变脸绝活和“花重锦官城”,而“巴文化”造就了厚重的峡江号子和“上帝折鞭处”。
许多年来,“齐鲁”与“巴蜀”这两处由外人的混淆和自身的辩白而引发的“双城记”,在中国的一东一西竞相上演,遥相呼应,观者如堵。1997年3月,巴蜀分治,这种对立更是被推向了高潮。将来怎样?我们拭目以待。
从重庆火车站出来,去哪?七年前来重庆的时候,我住在重庆邮电学院。那是一个叫做黄桷垭的地方,在南岸区的一处高山之巅,需要搭乘重庆几乎所有的市内交通工具才能到达。尤其印象深刻的是最后的一段盘山公路,不时有满载着砖瓦碎石的卡车呼啸着与我们擦肩而过,那情形仿佛要从我们头上碾过一般。车里的我惊异的看着整个重庆市区渐渐消失在雾气里,又看着雾气渐渐消失在云里。司机说,这个地方平时他是不来的,因为山下就是重庆的火葬场。
所以这一次,说什么我也不会再住到那里。于是跳上一辆出租车,去西南政法大学。
汽车在重庆崎岖而陡峭的街道上疯狂地跑着,一会儿沿着江跑,一会儿沿着山跑。路边种植着高大的树木,像是法国梧桐,可没等看清便飞了过去。这让我不由的想起了同样绿树成荫的青岛。然而车速实在太快,这让我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前方的路上。有几次我们与别车擦肩而过,我可以清晰地听到车窗外空气被撕裂的声音,但司机毫不在意,看来早已经习以为常了。这已是我们这次出行第二次遭遇“赛车手”了,前一次是从法门寺到乾陵的路上,司机把一辆长安奥拓开得虎虎生风,一连几辆奥迪都被挥到了身后。但那毕竟是八百里秦川,又宽又平,而现在,我们感觉正身处F1大奖赛的摩纳哥站,而我们的驾驶员肯定不姓舒马赫。我开始有些后悔是否应该乘公共汽车。不过在一个急拐弯处,当我目睹了两辆公共汽车在高速中用三四公分的距离完成了错车时,我变得释然了起来——人家这里就这样,入乡随俗吧!
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城市,重庆市面积达82400平方公里,与奥地利的面积相近,人口到2003年末为3130万。然而重庆的市区面积却实在是小的可怜,是全国四个直辖市里最小的。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它的市区里藏龙卧虎般的驻着好些著名的高校,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西南政法大学。
在曾经直属司法部的五所政法高校中,西南政法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。这座背靠歌乐山的著名学府支撑着整个西南仍至全国的司法系统,每年为我们的国家机器输送着大批精良的零部件。
我的许多同事就毕业于这座声名显赫的学校,靠他们的帮助,我们很快就住进学校的留学生楼。
那是一个极安静又极卫生的地方,价钱相对而言又不算太贵。我出门往往喜欢住在高校里,安静、便宜,还可以顺便看看一个城市的文化集成。
洗过了热水澡,全身的肌肉渐渐放松了下来。走,吃好吃的去。
手机开始唧唧歪歪的叫了起来,是同事介绍美食的短信。一条接着一条,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看得我口水横流,却愈发不知道该去吃什么了。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吃串串的,又不敢多吃,留了半截肚子给其他店家。老板鄙夷的看着我俩,惊起我们一身鸡皮疙瘩,仿佛做了贼一般。
都说重庆的夜景极美,但最好的观赏地点在枇杷山公园红星亭、鹅岭公园瞰胜楼、南山“一棵树”等处,今晚是去不成了。好在同事告诉我西南政法大学的行政楼前也可以看。于是等到天黑,深一脚浅一脚的向行政楼摸去。
然而我们迷路了,高高的行政楼就在我们头顶,却总也找不到上去的路。于是求助。
那是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孩,长发披肩,抱着一撂书急匆匆的迎面走来。面对我们的求助,她停下来仔细的询问了我们的意图,亮晶晶的瞳子在夜色里闪闪发光。她居然终止了自己的事情,提出要亲自带我们去。我们赶忙谢绝了——人家正忙着,又是个佳人……
行政楼终于找到了,但夜景却被前面的一片竹林挡住了。想再换个地方,蚊子们却闻风而至。跑吧!七年前领教过重庆的蚊子:脚踝被叮了两个大包,整整流了两个月的脓。
一宿无话。第二天直睡到日上三竿。
躺着,还是起来?哈姆雷特说:“这是个问题。”
按计划,今天就得要离开重庆了,得去买票。退了房,背上背包,两只蜗牛又要上路了。
渣子洞就在西南政法旁边,白公馆则就在三站地之外,但这次都去不成的了,妻子不愿看到那些残忍的场面。虽然时间过去了五十余年,老虎凳上的血迹想必早已淡去,但血腥却是经久不散的,只要那段历史仍被我们所铭记。
重新搭上出租车,直奔朝天门码头。当年天子送往川中的诏书从南京溯江而上,就是由此登岸,故称此地为朝天门。这里也是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,碧绿的嘉陵江水与褐黄色的长江水激流撞击,漩涡滚滚,清浊分明的两江交界线势如野马分鬃,当地人称之为“夹马水”,它昭示着人类文明对这两条江水不同程度的侵犯。
沿着码头一溜大大小小的船舶一字排开,或为客运,或为观光,在浩浩荡荡的江水间寻找着自己的生计。
岸上,一群群的“棒棒”形成了重庆一道独特的风景。他们是三峡的子民,是山与水的嫡系,是游走在这个城市最底层的一支部落,是这个城市在实现了现代化后仍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体力劳动者。他们的肩都有些歪,背都有些驼,那是长期负重的结果,但他们的耳朵都十分好使,无论在城市的哪个角落,无论在多么嘈杂环境里,只需一声低喝“棒棒”,便会有几条人影“嗖”的窜到眼前,仿佛武侠片中身怀绝技的义士。得到活计的走了,没得到的也不着急,扁担往肩上一靠,找个墙角蹲下,边聊边抽烟——长江还在淌着,急什么!
不知什么时候,一个黑矮的中年男子跟了上来,满脸堆笑的向我们推荐着各种游轮的舱型与票价。我们只顾自己走,他就一直跟着,口中念念有词地絮叨着,仿佛一条甩也甩不掉的尾巴。
新婚夫妇似乎总有吵不完的架。为了乘哪艘船,我们又吵了起来。那个男子站在我俩旁边,津津有味的看着,并摇着脑袋认真地聆听着我们每一方的发言。这不由的让我怒火中烧。我转头冲他大喊:“你能不能等我吵完了再来!”
他点点头,很知趣向后退了大约十余米。我突然感到一丝不妥,歪头看看那男子,他仍旧饶有兴趣的在等着我们战争的胜负。我想他一定把把自己当成是这场纷争的“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”了,虽然自己没有发言权,但我们的结论将与其有非常直接的利害关系。人家吃这碗饭也不容易。
于是我们把决定权给了他,让他去给我们找一家合适的船运公司。
结果很快就出来了,他为我们介绍了一家还算不错的公司,而且非常凑巧,七年前我也是乘坐这家公司的船游览三峡。于是用最快的速度买下了船票,三等舱。那男子一脸感激,很有礼貌地向我们道别。
此时正值中午,去哪?
半个月来,我们马不停蹄地游览了人文与自然的各种盛景,现在已是人困马乏。原计划里还有大足的石刻,但一向温柔的妻子不由分说给删除了。用她的话说,现在她什么也不想看。我也是。好在这里是重庆,这里有更稀奇的景观。
“走,带你去商场买衣服去。”西安的服装在打五五折,成都的服装在打六五折,只有我自己晓得为什么偏偏要跑到重庆来带她逛商场。重庆有美女。
我一直固执的认为,没结过婚的人是不应该到重庆来的,花眼;结过婚的人就更不应该到重庆来了,分心。
七年前年纪小,自制力差,一下火车便给满街的美女惊得瞠目结舌,差点失手把行李给丢到地上去,惹得前来接站的朋友一脸鄙夷,仿佛我是个初来乍到的“棒棒”。
重庆的女孩皮肤大都很好,身材也极棒,据说那些都得意于重庆独特的地理环境与饮食习惯。重庆四面环山,中间通水,江水形成的雾气终年散不出去,居然成了女孩子们免费的面膜。潮湿又造就了重庆人酷嗜麻辣的饮食习惯,吃完了就放汗,无异于排了毒。如此这般,就有了重庆无与伦比的美女奇观。有个用来形容美丽事物的词叫“光彩夺目”,我每次见到重庆的女孩就不由自主的迷眼,她们身上散发出的那种耀眼的光芒让我不得不为自己的眼睛担心。
其实我在吃热气蒸蒸的重庆火锅时也会迷眼,因为辣气太重。重庆的美女恰如重庆的火锅:火爆、麻辣,漫山遍野,令人垂涎三尺,欲罢不能。
我这个人对于吃一向是很不在行的,什么都能往里塞,却又什么都塞不多。重庆的火锅吃过几次,每次都被辣得大呼小叫,但过后却又往往念念不忘。
我们来到了解放碑,这里既是重庆的市中心,也是传说中重庆美女的集散地。我借口要去找书店,轻而易举的把妻子打发去了商场,然后开始到处乱转。无聊如我般在大街上到处看女孩子者,在重庆并不算是丢人的事,重庆人甚至专门为此创造了一个亦名亦动的词——打望。同事曾经学着重庆话咏叹着向我描述当年求学时呼朋唤友上街“打望”的旧事,听得我血脉贲张,顿足捶胸,真恨不得彼时我亦在场,便像阿Q那般样欢呼着:“同去,同去。”
可是,时不我待,我还是将在几个小时后离开这里,去“打望”这个民族最伟大、最浪漫的情怀——三峡。
作于2005年1月10日
三峡始自奉节的白帝城,但游三峡却始自重庆。
从成都乘上火车,在奔波十余个小时后,我们到达了重庆。这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当年的四川是多么的庞大。
几千年来,重庆作为四川省的一部分,一直与成都一起被人合称为“巴蜀”,就像山东半岛被通称为“齐鲁”一样。却很少有人想过,其实“巴蜀”和“齐鲁”都是两种截然不同文化。正如“齐文化”制造了田横,而“鲁文化”制造了宋江那样,“蜀文化”造就了诡谲的变脸绝活和“花重锦官城”,而“巴文化”造就了厚重的峡江号子和“上帝折鞭处”。
许多年来,“齐鲁”与“巴蜀”这两处由外人的混淆和自身的辩白而引发的“双城记”,在中国的一东一西竞相上演,遥相呼应,观者如堵。1997年3月,巴蜀分治,这种对立更是被推向了高潮。将来怎样?我们拭目以待。
从重庆火车站出来,去哪?七年前来重庆的时候,我住在重庆邮电学院。那是一个叫做黄桷垭的地方,在南岸区的一处高山之巅,需要搭乘重庆几乎所有的市内交通工具才能到达。尤其印象深刻的是最后的一段盘山公路,不时有满载着砖瓦碎石的卡车呼啸着与我们擦肩而过,那情形仿佛要从我们头上碾过一般。车里的我惊异的看着整个重庆市区渐渐消失在雾气里,又看着雾气渐渐消失在云里。司机说,这个地方平时他是不来的,因为山下就是重庆的火葬场。
所以这一次,说什么我也不会再住到那里。于是跳上一辆出租车,去西南政法大学。
汽车在重庆崎岖而陡峭的街道上疯狂地跑着,一会儿沿着江跑,一会儿沿着山跑。路边种植着高大的树木,像是法国梧桐,可没等看清便飞了过去。这让我不由的想起了同样绿树成荫的青岛。然而车速实在太快,这让我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前方的路上。有几次我们与别车擦肩而过,我可以清晰地听到车窗外空气被撕裂的声音,但司机毫不在意,看来早已经习以为常了。这已是我们这次出行第二次遭遇“赛车手”了,前一次是从法门寺到乾陵的路上,司机把一辆长安奥拓开得虎虎生风,一连几辆奥迪都被挥到了身后。但那毕竟是八百里秦川,又宽又平,而现在,我们感觉正身处F1大奖赛的摩纳哥站,而我们的驾驶员肯定不姓舒马赫。我开始有些后悔是否应该乘公共汽车。不过在一个急拐弯处,当我目睹了两辆公共汽车在高速中用三四公分的距离完成了错车时,我变得释然了起来——人家这里就这样,入乡随俗吧!
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城市,重庆市面积达82400平方公里,与奥地利的面积相近,人口到2003年末为3130万。然而重庆的市区面积却实在是小的可怜,是全国四个直辖市里最小的。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它的市区里藏龙卧虎般的驻着好些著名的高校,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西南政法大学。
在曾经直属司法部的五所政法高校中,西南政法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。这座背靠歌乐山的著名学府支撑着整个西南仍至全国的司法系统,每年为我们的国家机器输送着大批精良的零部件。
我的许多同事就毕业于这座声名显赫的学校,靠他们的帮助,我们很快就住进学校的留学生楼。
那是一个极安静又极卫生的地方,价钱相对而言又不算太贵。我出门往往喜欢住在高校里,安静、便宜,还可以顺便看看一个城市的文化集成。
洗过了热水澡,全身的肌肉渐渐放松了下来。走,吃好吃的去。
手机开始唧唧歪歪的叫了起来,是同事介绍美食的短信。一条接着一条,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看得我口水横流,却愈发不知道该去吃什么了。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吃串串的,又不敢多吃,留了半截肚子给其他店家。老板鄙夷的看着我俩,惊起我们一身鸡皮疙瘩,仿佛做了贼一般。
都说重庆的夜景极美,但最好的观赏地点在枇杷山公园红星亭、鹅岭公园瞰胜楼、南山“一棵树”等处,今晚是去不成了。好在同事告诉我西南政法大学的行政楼前也可以看。于是等到天黑,深一脚浅一脚的向行政楼摸去。
然而我们迷路了,高高的行政楼就在我们头顶,却总也找不到上去的路。于是求助。
那是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孩,长发披肩,抱着一撂书急匆匆的迎面走来。面对我们的求助,她停下来仔细的询问了我们的意图,亮晶晶的瞳子在夜色里闪闪发光。她居然终止了自己的事情,提出要亲自带我们去。我们赶忙谢绝了——人家正忙着,又是个佳人……
行政楼终于找到了,但夜景却被前面的一片竹林挡住了。想再换个地方,蚊子们却闻风而至。跑吧!七年前领教过重庆的蚊子:脚踝被叮了两个大包,整整流了两个月的脓。
一宿无话。第二天直睡到日上三竿。
躺着,还是起来?哈姆雷特说:“这是个问题。”
按计划,今天就得要离开重庆了,得去买票。退了房,背上背包,两只蜗牛又要上路了。
渣子洞就在西南政法旁边,白公馆则就在三站地之外,但这次都去不成的了,妻子不愿看到那些残忍的场面。虽然时间过去了五十余年,老虎凳上的血迹想必早已淡去,但血腥却是经久不散的,只要那段历史仍被我们所铭记。
重新搭上出租车,直奔朝天门码头。当年天子送往川中的诏书从南京溯江而上,就是由此登岸,故称此地为朝天门。这里也是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,碧绿的嘉陵江水与褐黄色的长江水激流撞击,漩涡滚滚,清浊分明的两江交界线势如野马分鬃,当地人称之为“夹马水”,它昭示着人类文明对这两条江水不同程度的侵犯。
沿着码头一溜大大小小的船舶一字排开,或为客运,或为观光,在浩浩荡荡的江水间寻找着自己的生计。
岸上,一群群的“棒棒”形成了重庆一道独特的风景。他们是三峡的子民,是山与水的嫡系,是游走在这个城市最底层的一支部落,是这个城市在实现了现代化后仍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体力劳动者。他们的肩都有些歪,背都有些驼,那是长期负重的结果,但他们的耳朵都十分好使,无论在城市的哪个角落,无论在多么嘈杂环境里,只需一声低喝“棒棒”,便会有几条人影“嗖”的窜到眼前,仿佛武侠片中身怀绝技的义士。得到活计的走了,没得到的也不着急,扁担往肩上一靠,找个墙角蹲下,边聊边抽烟——长江还在淌着,急什么!
不知什么时候,一个黑矮的中年男子跟了上来,满脸堆笑的向我们推荐着各种游轮的舱型与票价。我们只顾自己走,他就一直跟着,口中念念有词地絮叨着,仿佛一条甩也甩不掉的尾巴。
新婚夫妇似乎总有吵不完的架。为了乘哪艘船,我们又吵了起来。那个男子站在我俩旁边,津津有味的看着,并摇着脑袋认真地聆听着我们每一方的发言。这不由的让我怒火中烧。我转头冲他大喊:“你能不能等我吵完了再来!”
他点点头,很知趣向后退了大约十余米。我突然感到一丝不妥,歪头看看那男子,他仍旧饶有兴趣的在等着我们战争的胜负。我想他一定把把自己当成是这场纷争的“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”了,虽然自己没有发言权,但我们的结论将与其有非常直接的利害关系。人家吃这碗饭也不容易。
于是我们把决定权给了他,让他去给我们找一家合适的船运公司。
结果很快就出来了,他为我们介绍了一家还算不错的公司,而且非常凑巧,七年前我也是乘坐这家公司的船游览三峡。于是用最快的速度买下了船票,三等舱。那男子一脸感激,很有礼貌地向我们道别。
此时正值中午,去哪?
半个月来,我们马不停蹄地游览了人文与自然的各种盛景,现在已是人困马乏。原计划里还有大足的石刻,但一向温柔的妻子不由分说给删除了。用她的话说,现在她什么也不想看。我也是。好在这里是重庆,这里有更稀奇的景观。
“走,带你去商场买衣服去。”西安的服装在打五五折,成都的服装在打六五折,只有我自己晓得为什么偏偏要跑到重庆来带她逛商场。重庆有美女。
我一直固执的认为,没结过婚的人是不应该到重庆来的,花眼;结过婚的人就更不应该到重庆来了,分心。
七年前年纪小,自制力差,一下火车便给满街的美女惊得瞠目结舌,差点失手把行李给丢到地上去,惹得前来接站的朋友一脸鄙夷,仿佛我是个初来乍到的“棒棒”。
重庆的女孩皮肤大都很好,身材也极棒,据说那些都得意于重庆独特的地理环境与饮食习惯。重庆四面环山,中间通水,江水形成的雾气终年散不出去,居然成了女孩子们免费的面膜。潮湿又造就了重庆人酷嗜麻辣的饮食习惯,吃完了就放汗,无异于排了毒。如此这般,就有了重庆无与伦比的美女奇观。有个用来形容美丽事物的词叫“光彩夺目”,我每次见到重庆的女孩就不由自主的迷眼,她们身上散发出的那种耀眼的光芒让我不得不为自己的眼睛担心。
其实我在吃热气蒸蒸的重庆火锅时也会迷眼,因为辣气太重。重庆的美女恰如重庆的火锅:火爆、麻辣,漫山遍野,令人垂涎三尺,欲罢不能。
我这个人对于吃一向是很不在行的,什么都能往里塞,却又什么都塞不多。重庆的火锅吃过几次,每次都被辣得大呼小叫,但过后却又往往念念不忘。
我们来到了解放碑,这里既是重庆的市中心,也是传说中重庆美女的集散地。我借口要去找书店,轻而易举的把妻子打发去了商场,然后开始到处乱转。无聊如我般在大街上到处看女孩子者,在重庆并不算是丢人的事,重庆人甚至专门为此创造了一个亦名亦动的词——打望。同事曾经学着重庆话咏叹着向我描述当年求学时呼朋唤友上街“打望”的旧事,听得我血脉贲张,顿足捶胸,真恨不得彼时我亦在场,便像阿Q那般样欢呼着:“同去,同去。”
可是,时不我待,我还是将在几个小时后离开这里,去“打望”这个民族最伟大、最浪漫的情怀——三峡。
作于2005年1月10日